现在最有前途的职业是软件开发人员、物理治疗师、护理人员、数据分析师、数字内容专家、信息安全分析师、生物医学工程师,下面来看看具体介绍。 1、软件开发人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对有才华的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将会扩大。 尤其是移动应用开发,被认为是2020年及以后最好的职业之一。 2、物理治疗师随着社区中老年人的增多,对理疗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最终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体康复、疼痛管理、行动辅助或治疗。 3、护理人员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医疗保健系统可能难以跟上不断涌入的病人,需要更多的非医师的健康护理专业人员。 4、数据分析师我国每年收集的数据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需要的专业人员,不仅能够收集需要的数据,而且能够发现模式,识别过去和当前的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可能性。 5、数字内容专家数字设备让我们不断地接触任何我们需要的信息,在庞杂的内容信息中,我们更需要新鲜、优质的内容。 数字内容专家的需求越来越大,懂网络营销、写作、多媒体和数字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将倍受欢迎。 6、信息安全分析师随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都变得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信息安全专家能帮助政府和必要的组织保护他们的网络和IT系统,防止黑客攻击的灾难。 7、生物医学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师参与了各种尖端的研究和开发。 例如,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设计复杂的医疗设备、人造器官、仿生身体部件和生物植入物。 扩展资料:选职业注意事项1、对行业的认识建议选择行业之前先做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因为选择职业绝对不是脑子一热的事,必须非常理智和花点功夫哦,当你认真做完一份行业分析报告之后,你就知道你选择的这个行业是不是你想要发展方向了。 2、家庭环境因素比如你的家庭大多数都是公务员,或者你的家庭是做生意的,条件比较好,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了,如果你迫于生活压力,家庭条件不是太好,那就要考虑如何快速地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了,不管如何影响,都必须选对职业和行业。 3、感情因素这个也是重要的事情,比如你的女朋友现在在上海,而你在北京,如果你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在做职业选择时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4、将来生活城市因素也就是你必须考虑稍长远一点,你计划在哪个城市立住脚,并在那里生活安家,这个因素也非常重要哦。
修缮改造后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新貌中国地质博物馆2001~2004一、启动空前的修缮改造工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 相比之下,中国地质博物馆陈旧的建筑、落后的展陈思想和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特别是1958年落成的地质博物馆大楼,经历了40多年的岁月磨蚀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波及,自然损坏十分严重,虽经局部加固和多次修缮,终因受到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整个大楼的抗震能力差、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以至到了20世纪末,全球范围内博物馆界新馆建设、旧馆改造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之际,代表中国国家地学博物馆水平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却陷入与时代发展相背离的窘境,馆大楼建筑破败不堪,雨天库房漏水、晴天展厅闷热,电力不足线路老化、消防管线无水压、防盗设施不健全,惟一一部电梯还时常停运,可谓千疮百孔,险象环生。 教科书式的陈列思想,标本加标签式的陈列形式,远远落后于博物馆发展的形势和广大观众的要求。 加之陈列内容处于尚不完全的科普阶段,专业人员看了不过瘾,非专业人员看不懂,观众数量逐年减少、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引起了国土资源部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2000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在部财务司的指导下,正式向部提交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大楼修缮改造立项报告》。 2000年9月底,陷入困境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悄然闭馆,数日后在《北京晚报》上发布了闭馆启事此举引起了国内外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2000年12月财政部以财建[2000]712号文下达了《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和设备改造专项经费》,中国地质博物馆迎来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发展机遇。 国土资源部调整了馆领导班子,程利伟升任馆长兼馆党委书记,在地质博物馆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党政主要领导的统一。 2001年1月2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召开当年第一次部长办公会,研究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会议批准中国地质博物馆提出的修缮工程方案。 同时要求将博物馆定位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上,把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流.国际著名的地学博物馆,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土资源事业“窗口”。 根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关于建设工程实行法人负责制的规定,由馆长亲任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主持工程的总策划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又聘请熟悉工程建设和本馆情况的退休干部及部分在职人员,组成精干的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项目办公室,在馆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 为确保工程规范运行,专门制定了项目办公室工作规则,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并组织跟踪审计。 修缮改造前馆貌地质博物馆正在进行外装修施工根据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立项批文规定的工程内容和部领导的有关要求,决定将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抗震加固和外装修;第二阶段为楼内建筑设备安装和装修;第三阶段为基本陈列重建和布展装修。 为确保其中第一阶段与部机关大楼改造同步进行及外立面风格的统一,部机关大楼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决定,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第一阶段工程由部信息中心项目办公室负责主持实施,地质博物馆配合。 第二、第三阶段由地质博物馆自行组织实施,以适应博物馆自身的专业要求。 2001年2月1日,启动全馆大搬迁。 全馆职工经过58个日夜的苦战,边组织撤展,边赶制标本箱,边组织装箱,最终搬出标本2500箱,资料328箱,设备92箱,零散标本和设备一批。 并对废弃的展具和大楼附着物进行了现场拍卖。 在修缮改造期间,标本分四处存放。 其中,珍品标本寄存于招商银行(复兴门),展厅标本封存于楼下地库中,普通标本和资料、设备租用中国地质物资公司东郊仓库一个500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零散标本存放于馆原标本工厂(白塔寺):全馆员工分三处办公,其中馆领导和办公室、计财处、党群部、科研部、陈艺部五个处室租用位于北京西城区大红罗厂街的“天奇商务楼”二层楼办公;社教部、保管部和学会部三个部门搬至原标本工厂办公;新组建的大楼修缮改造工程项目办公室,则设在馆东院平房中。 大楼全部腾空后,专门进行了包括放射性氡气等有害气体的楼内基础环境检测,为确保改造竣工后环境达标打下了基础。 同时委托中国建筑科学院抗震研究所对大楼抗震、承载能力、老化程度等进行了全面检测,为制定加固和装修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还同步组织了工程的总体设计,对馆大楼的建筑风格进行了改进。 首先是大楼造型基本不变,以维持地博大楼在西四地区的标志地位;其次加入了宝石窗和玻璃幕墙等地质专业符号和现代感的设计;再次,外立面选择干挂浅肉红色毛面花岗岩石材,以确保与部西四建筑群风格的和谐统一。 对建筑功能进行了全面完善。 首先,按照抗8度地震和再使用50年的要求,采取梁柱包钢、增设剪力墙、粘接裂缝及外墙和顶层减荷载等措施,进行抗震加固;其次,在原有一部电梯的基础上,新增两部电梯,并选用无机房电梯,以实现电梯上七楼的目的;再次,对大楼安防、消防、综合布线等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造。 2001年4月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大楼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二、建馆理念重新定位,展陈设计全面创新外立面设计方案一外立面设计方案二外立面设计方案三外立面设计方案观众群定位与基本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取向互为因果,相互依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的改造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陈列改造的结果能否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回顾历史,地质博物馆对社会开放以后虽对基本陈列进行过多次改造,陈列形式也逐步有所改进,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普及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也开始注重通俗性和普及性,但由于缺乏对观众群的明确定位,始终徘徊于专业人员和普通观众之间,以致造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观众长期寥寥无几的惨淡局面。 有鉴于此,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启动后,对陈列思想和陈列形式的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 为了集思广益,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形成一套富有新意的有效方案,2001年8月邀请地学界和博物馆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在十三陵召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2001年10月23日举行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会集中这次会议和此后几次不同范围研讨会的意见,中国地质博物馆明确了”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体,以青少年为重点,同时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观众群定位。 确立了“基本陈列及相关科普活动面向以青少年为重点的非专业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同时通过逐步建立标本借阅系统并提供基本观察研究设施服务等途径满足专业人员需求”的服务模式。 形成了“陈列展览内容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关注人类生存空间和生存质量问题;要始终注意发挥国土资源事业的窗口作用,努力展示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最新的工作成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处理好知识的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的关系,解决好馆藏优势、研究特色与观众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不论是陈列内容设计还是陈列形式设计,都必须符合非专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需求、思维方式、生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全面提高陈列展览对非专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吸引力、亲和力和知识传播效力”的陈列思想。 中国地质博物馆代表团考察日本福井恐龙博物馆与此同时,为开阔眼界,赶上世界博物馆最先进的陈列设计水平,组织实施了由全馆人员参加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 先后组成了20余个调研组考察了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我国境内著名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和部分综合性博物馆近百家。 通过对调研成果的馆内交流活动,使全馆职工,特别是设计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视野扩大。 他们把握住世界博物馆建设的潮流和发展的脉搏,对地质博物馆设计进行了大胆创新。 2002年6月25日~26日,第二阶段工程招标、评标现场2002年1月,国土资源部开辟了西四建筑群北侧广场,也打开了地质博物馆的北大门。 使博物馆几代员工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现实,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2002年3月~10月,中国地质博物馆在部有关部门的参与下,有序规范地组织了第二阶段工程招投标工作,成为最早进入北京市建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 第二阶段工程主要包括土建(含强电和给排水)及内装修工程、消防工程、安防工程、综合布线工程、中央空调安装、电梯安装、库房密集标本柜安装7项内容。 2002年6月,在北京西峰寺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馆内离退休老专家对陈列设计的意见。 2002年7月,第一阶段工程竣工。 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2002年9月,中国地质博物馆为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大楼修缮改造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展了馆内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馆内设机构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14个。 调整后的机构有: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党委办公室、藏品保管部、社会教育部、展览部、岩矿研究室、古生物研究室、标本技术实验室、信息网络部、科普中心、标本中心和物业管理中心。 同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 通过改革,全馆员工面貌焕然一新。 2002年9月17日,召开馆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2002年10月15日,第二阶段工程正式开工。 国土资源厅局部效果图2002年12月,在香山召开陈列研讨会,陈列方案得到基本确立。 从陈列布局上,进行了调整,按照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学原理,一层改为地球厅,二层改为矿物岩石厅和宝石厅,三层为史前生物厅和第一展览厅,四层为国土资源厅和第二展览厅。 在陈列内容上,为解决原展厅间的内容重复问题,首先对各展厅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厘定,其次理顺了各展厅的设计思路。 其中地球厅以地球动力学为主线,重点展示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厅把重点放在矿物晶体的宏观形态,同时兼顾岩石微观结构和三大岩类的相互关系;宝石厅侧重从文化角度展示宝石对于美化人类生活的魅力;史前生物厅重点告诉观众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几次重大事件,同时展示本馆藏品的优势;国土资源厅分别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测绘工作四个方面介绍我国相关的国情、国策和国法。 在陈列形式上,力求把死的标本做活,把活的原理讲透,给观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体验,确保厅厅有亮点,在现代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出自己特有的展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2002年12月,还在修缮改造中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3年4月~6月正值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第二阶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第三阶段工程招标工作启动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席卷全国,使中国地质博物馆第二阶段施工和第三阶段招标工作步履维艰。 然而,SARS并没能阻断工程的进行。 地质博物馆以富有远见而严格的防范措施,确保了全体员工和施工工地百余名工人的安全,保证了工程的继续进行并完成了第三阶段工程的招标工作。 2003年5月底,第二阶段工程主体部分竣工。 2003年5月底,第二阶段工程主体部分竣工2003年6月,馆内职工迁回新楼办公,同时启动第三阶段(即陈列布展)工程。 三、新的境界在闭馆进行修缮改造期间,馆领导班子一手抓工程进度,手抓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馆工程项目办公室坚持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及政府采购工程的有关规定办事,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确保建筑结构安全为重点,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改造目标的实现。 经过全面的抗震加固和彻底的修缮改造,中国地质博物馆大楼面貌焕然一新。 改造后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大楼,一改过去陈旧灰暗、毫无特点的外观,以具有明显地质特色和强烈现代感的风格,靓丽地矗立在阜内大街东端的南侧,成为西四一带的建筑亮点。 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这一外观设计方案,是从不同设计单位提出的数个外观设计方案中,在主管副部长主持下经反复讨论初步选定,又按本馆意见修改后确定的。 这一设计方案,以浅肉红色的花岗岩幕墙配以形似矿物晶体的玻璃幕墙和“宝石窗”,使整个大楼状如一座嵌生着若干晶莹剔透的矿物晶体的巨型岩石,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既与国土资源部的办公楼有所区别,又与之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改造装修一新的大楼内,设有包括自动报警喷淋、消火栓和多种灭火器的消防系统,包括电视监控和自动报警的先进的安防系统,冷暖空调系统,以及完善的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和通讯系统。 楼内,特别是对外开放的一至四层展览区的布局,也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建设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将一至四层各层均划分为中厅、南厅和西厅三个厅。 一层的中厅为接待用的前厅,西厅为观众服务部;一层至四层的南厅、二层的西厅为基本陈列厅;三层和四层的西厅为临时展厅;二层至四层的中厅辟作观众休息、购物和布置小型临展的场所。 其中,二层中厅设有标本咨询服务部,三层中厅设有标本修理实验室,四层中厅设有纪念品超市。 办公区全部采用不锈钢龙骨的玻璃隔断,通透、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专门设计的文件橱柜、衣柜和办公桌椅,让职工在尽享现代化办公环境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自我约束能力。 基础设施和建筑功能的完善,为观众和工作人员营造了一个优雅舒适、方便安全、充满现代气息和文化氛围的环境。 库房密集标本柜2003年11月21日,完成精品标本回迁:2004年3月底,完成普通标本回迁工作。 经过修缮改造的标本库房一改从前蒙尘垢面、安全隐患不断、木柜标本杂乱无章、拥挤不堪、雨后舀水的状况,取而代之以专门设计定制的重型移动式密集组合藏品柜和高技术全方位的技防设施。 2004年5月31日,陈列布展工程和大楼内,外部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成。 新建的陈列厅从陈列思想到陈列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首先科学普及功能得以全面加强。 在按照“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体,以青少年为重点,同时兼顾专业人员的需求”的观众群定位进行布展的同时,将中、小学生自然和地理课程中涉及的地学知识全部纳入陈列内容,并加以提高升华,力求将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小学生地学教育的第一课堂。 在陈列形式上力避老建筑结构的弊端,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深入挖掘展品的内涵,让观众在感官享受中体验和领会地质科学的真谛。 其次,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 重新布展的陈列内容从版面文字、标签文字到多媒体文字、语音讲解器文字等,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方位中英文对照,消除了外国观众的语言障碍,同时配备了部分英语专业的展陈导览人员。 再次,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回归。 观众从楼外到楼内,再进入各展厅以及观众休闲厅无处不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设计理念。 全馆范围内的无障碍通道设计,轮椅和婴儿车的配备以及观众自己动手参与的展品、自助式讲解体系等都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回归。 2004年6月1日,重新开馆试运行,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2004年7月14日,正式重新开馆。 88年前的今天,中国地质博物馆从无到有;88年后的今天,中国地质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宝石厅新貌矿物岩石厅新貌史前生物厅新貌国土资源厅新貌中国地质博物馆
帝典国际源自德国,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展览设计、制作和搭建的专业性展览公司。 公司在德国总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及各专业部门,并且在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南非、迪拜、俄罗斯、西班牙等28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实现了全球一站式服务。 公司具有丰富的策划、设计经验及精湛的制作技术,是上海展示工程资质会员单位,先后荣获AAA级资信示范单位、中国展览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全国优秀展览设计工程百强企业,“中国(综合实力)优秀会展搭建商”。 公司秉承“立业为本、诚信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坚持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旗下凝聚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团队和专业化项目施工管理人才。 公司每年为全球数百家知名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优质专业化服务,并以精湛的施工技术、完美的设计方案,优质的专业化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下一篇: 法国活动策划业务 公司内部活动策划